上海“智慧公安”築牢靜電機無聲防線

法制網記者 劉子陽



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歐陽路派出所社區民警沈琳正在歐陽花苑小區巡視,突然,他的手機震動起來,屏幕上跳出一條信息:“你有新的報警信息。”鎖定目標後,沈琳對一名正在遊蕩的年輕男子進行盤查。原來,這名男子在小區裡徘徊許久,進瞭好幾個門洞,卻始終未曾敲門入戶。



精確發現可疑人員的背後,是一整套高科技設備在發揮作用。黨的十九大就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瞭部署。2018年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明確要求,大力實施改革強警戰略、公安大數據戰略,確保到2020年公安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維護國傢安全和社會穩定能力有大的提升。



放眼整個上海“智慧公安”建設,小區智能安防不過是一個微小“細胞”。據瞭解,上海公安機關主動適應“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科技發展趨勢,積極建設智慧公安,打造數據警務,補短板、保安全、促發展,為群眾築起一道無聲防線。

靜電除油機

大數據守住百姓“錢袋子”



1月30日,記者一行來到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一塊電子屏幕上接報警總量和案值正在實時更新,記錄著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裡實時匯聚瞭全上海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信息,公安、電信、銀行、金融等多部門一體化聯合作戰,共同應對電信網絡詐騙。”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指揮處副處長王廣指著屏幕介紹說。



“打擊犯罪是公安的主業,但打擊永遠是滯後的。”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范華告訴記者,電信詐騙案件一旦發生,偵查特別是追贓難度大,事後封堵偵查,不如事前預警攔截、事中發現勸阻。



“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上海公安建立瞭可疑電話預警數據模型,系統分析詐騙電話特征信息,智能識別出進行中的疑似詐騙行為。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還與市局指揮中心、治安總隊建立瞭聯合勸阻機制,警情直接推送至被害人所在社區民警、居委幹部、樓組長,第一時間組織力量上門對被害人進行勸阻。”范華說。



數據顯示,2017年,上靜電機推薦海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54.06%、11.51%,避免群眾損失折合1.62億元。



“智聯3+1”消防管理模式



“大樓空氣監測報警系統識別到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濃度指標發生異常,很可能是不明燃燒所導致。”1月30日17時許,上海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辦公塔樓,進行瞭一次模擬火災警情。公司副總經理樊孝通智能物聯網手機APP上,第一時間收到報警提示。



樓宇智能定位系統、消防物聯網系統、大樓空氣監測報警系統和消防微信平臺,構成白玉蘭廣場“智聯3+1”消防管理模式。通過24小時動態監控、研判樓宇內消防安全狀態,可以實現對火情的“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早撲滅”。



“要讓溫感、煙感、光感等物聯網技術,進入每個房間、覆蓋公共區域。”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消防支隊傅淵增介紹,消防物聯網系統,扮演大樓火災“報警員”、設施“巡檢員”和巡查“監督員”的角色。正常狀態下,既可通過信息傳感與通訊技術,動態采集、實時互聯、有效整合樓宇內“水電氣風”等要素狀態信息,還可將日常消防巡查、檢查情況掃碼上傳,保證日常巡檢的頻次和到位率,並通過後臺數據分析,實時掌握樓宇內設施器材完好率和故障異常頻發點。



據悉,上海24米以上高層建築有3.1萬棟。2017年,上海公安著力推廣虹口白玉蘭廣場、黃浦區南園小區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兩個標準”,試點建設樓宇智能安防系統,通過煙感、溫感等感知設施即時感知火情,並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樓長”“樓層長”,確保滅早滅小。去年,全市火災起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6.4%、8.1%。



智能安防老舊小區零發案



2017年11月27日晚,上海市徐匯區田林十二村61號樓102室電器火災監控器報警,信號同步發送至管理平臺。發現問題後,平臺管理人員會同居委會、物業到現場查看,發現電熱水壺使用的插座盒有電源短路現象,隨時可能引起火災,遂立即進行維修更換。



徐匯區田林十二村,是80年代建成的老舊公房小區,實有人口近5000人,近六成是“一老一小”。以前小區設施陳舊、道路破損嚴重,盜竊案件時有發生,群眾頗為不滿。



田林新村派出所副所長朱波告訴記者,去年9月,田林十二村安裝多種物聯感知設備。如今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無線感煙探測器、電氣火災探測器。此外,每一門棟內外都安裝有智能門禁,不用帶鑰匙、不用按密碼,居民“智能”入戶。通過社區智能安防,田林十二村實現瞭治安、刑事案件零發案。



據瞭解,徐匯區將以田林十二村為樣板,在今年內將智能安防社區建設復制推廣至田村新村街道全部67個小區。兩年內,徐匯全區937個小區將完成智能安防社區覆蓋。



“科技+管理”確保井然有序



今年元旦,新年的指針剛剛跨越零點。外灘江堤上密密麻麻的人流像是觸發瞭“開關”,紛紛向出口湧去。



面對外灘群眾自發性聚集迎新,上海警方根據高科技手段感知獲得的精準預警信息,對南京東路實施交通管制,並對外灘江堤部分通道實施“隻下不上”措施。據統計,外灘江堤區域當天累計遊客突破32萬人次,創近年新高。但由於預警精準,預案充分,一切井然有序。



“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轄區內南京路、外灘、豫園、新天地、田子坊等旅遊熱點區域眾多,每到重要節點必然形成大人流聚集,尤其是在遊客雲集的南京路至外灘區域,安保工作壓力巨大。”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外灘治安派出所教導員朱玉海說。



近年來,黃浦分局以“智慧公安”建設為契機,堅持“科技+管理”雙拳出擊,在人群聚集公共場所大客流疏導方面進行瞭積極探索。



據朱玉海介紹,經過幾年的實踐,黃浦分局已經建立起較成熟的“客流監測與預警指揮系統”, 基本實現瞭對短期客流趨勢的預測。同時,該系統還可以與往年數據進行對比,更好的掌握人流變化規律。在大數據提供人流實時數據和變化趨勢的基礎上,可以更加準確地對安保預案進行調整和完善,根據實際人流情況精確施策,從而實現瞭更加科學、靈活用警。



法制網上海2月12月電


4B96969E9F376C21
arrow
arrow

    eea822am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